发布日期:2025-04-15 02:23 点击次数:89
堵河河畔的竹山县。
初春时节,漫步堵河河畔,碧波轻轻荡漾,成群的鸥鹭在空中自由翱翔,水天相接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。
竹山县坐落于秦巴山区腹地,汉江最大支流堵河贯穿全境,它不仅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,也是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。据统计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年来,丹江口水库已累计向京津冀豫四省市调水683亿立方米,竹山县段贡献水量超过100亿立方米,清澈的堵河水惠及北方26座大中城市1.14亿人口。
“护好一泓清水永续北送”是竹山县天大的事。他们坚守“不让一滴污水入库”的庄严承诺,展现了铁的决心铁的担当。
堵河源头的最美守井人
展开剩余80%最美守井人袁孝文。
“今天上午我计划去公祖河段看看那里的水质情况。”3月2日,在堵河源柳林中心管理站,袁孝文如常展开巡水巡山工作,他拄着木棒,汗水浸湿了衣襟。
袁孝文是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柳林中心管理站的站长,自1995年6月踏入这片土地,30余载的时光里,他累计巡护里程超过35000公里,查看水质、巡山护林、生物多样性监测,他用双脚丈量堵河源的每一寸土地、用双手呵护堵河源的山山水水,被群众和同事誉称“铁脚板”。
2019年7月的一天,袁孝文与同事在民主村民主河段开展红外线相机监测工作。下山的时候,由于地势险要加上疲劳过度,他一脚踩空险些滚落悬崖,好在只是脚踝扭伤没有造成骨折。在场的同事和村民被吓出冷汗,但对于袁孝文来说,这只是30余年风餐露宿户外巡护监测工作中的一部分。为选择最佳的位置安装红外相机开展生态监测,他爬过最高的山、钻过最密的林、淌过最深的水,每年仅安装、回收2批次25台红外线相机,至少耗时两个月以上。碰上狂风暴雨恶劣天气、跌倒摔伤等危险情况,他早已习以为常。他说:“我要用心用情守好堵河源,尽职尽责当好守井人,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护山护水护绿行动。”
在竹山,像袁孝文这样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的“卫士”还有许多。这群最美守井人默默奉献,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国之大者”的责任与担当。
堵河两岸党旗红
党员护水先锋队。
“大姐,请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面,可不要丢到河里。”上庸镇南坝村的无职党员方宝一边撑船,一边劝导游客,鲜红的党徽在阳光下熠熠闪光。从小就在圣水湖边长大的方宝,对这片水域感情深厚。
潘口电站建成后,为保护水质方宝遵守政策放弃了库面养鱼,成为圣水湖“汉宫号”游船驾驶员。提起自己的另外一个身份—“党员先锋护水队”队员,方宝是满满的自豪。
旅游旺季的时候,他是船长,是守水护水的宣传员、劝导员,他会热情地向游客讲述这一泓清水的故事;旅游淡季的时候,他是生态环保志愿者、是文明河流观察员、是库面水质监督员。他说:“作为一名党员,能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献一份力,我很骄傲。”
在圣水湖畔,你经常会看到红马甲的身影,方宝只是他们其中的一员。
圣水湖位于竹山县上庸镇境内,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。为扛牢“守井”责任,2022年,上庸镇党委、政府成立了4支“党员先锋护水队”,从巡库护水、家庭节水、居民爱水,形成了镇、村、户三级联动的立体网络,全力守护圣水湖水域。
在竹山,像上庸镇这样的“党员护水先锋队”共有58支,注册志愿者5000余名,他们常年常态开展生态文明宣讲、库面清漂、库岸巡护、增殖放流、植树造林等志愿服务活动。
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,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已经成为竹山党员干部最广泛的自觉,他们用行动践行着“不让一滴污水入库”的铮铮誓言。
守水护水的文明力量
圣水湖畔风景如画。
“三把资源星来宣传,水利资源要珍惜,保水护水和节水,清洁水源共呵护,守住绿水和青山。”随着铿锵热烈的鼓点声响起,中国好人、全国最美文化志愿者王义富划着彩船、唱着十星歌出场了。竹山县是全国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发祥地。为助推文明河流建设,2024年在“十星级文明农户”第18次调星中,单设一颗“资源星”,将守水护水节水纳入创评标准。基层群众在对标争星、奋力创星、集体评星中树牢守水护水意识,参与到守水护水行动中来。
上庸镇文明实践流动大舞台。
2024年11月15日,以“践行回信精神·传播生态文明”为主题的竹山县“文明实践流动大舞台”走进上庸镇,文艺表演、有奖竞答、十星志愿者倡议等轮番上阵,引领着库区群众聚点滴之力、护一泓清水。
上庸镇九里潭村组织开展“十星级文明农户”评选会。
在竹山,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镇、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策群力、众志成城;文明培育、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共促共融、同心同力,文明的力量像河流、像火种生生不息,推动着文明河流建设入脑入心、落地落实。
澄澄绿水,澹澹其波。在绿水青山间,47万竹山人民正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,锚定“一都四地”定位,加快建设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发展先行区,为了这件天大的事不懈努力!
发布于:北京市